榕江不會忘記!村超感恩夜見證“中國式團結”的力量
7月26日晚上,當村超球場的燈光再次亮起,照亮的不僅是綠茵場,更是一個小城從風雨中挺立的精神脊梁。今夜,“鄉(xiāng)親們的心里話”不是豪言壯語,而是榕江大地上用行動書寫的“中國式團結”最滾燙的注腳。
主持人彩虹的開場白如一道暖流:“回望那些驚心動魄的時刻,鄉(xiāng)親們用最實在的行動,凝聚成穿透風雨、溫暖人心的‘中國力量’?!贝笃聊徊シ诺娜罕姼卸饔跋瘢查g將所有人拉回那段攜手并肩的艱難時光——洪水肆虐,家園告急。

“一座城、一群人、一條心!”主持人楊輝的聲音帶著力量,“是‘村超’激發(fā)出榕江的真善美與集體榮譽感。在至暗時刻,每個人的心緊緊擰成一股繩,爆發(fā)出戰(zhàn)勝一切艱險的磅礴偉力!這就是令世界動容的‘中國式團結’!”
今夜,四位特殊的“平凡英雄”站上村超舞臺,他們帶來的故事,是“中國式團結”最真實的切片。

當楊輝講述阿里木江的故事時,全場動容——這位新疆漢子揣著20萬元現(xiàn)金跨越4000公里,抵達榕江后立即買下11頭牛,在忠誠鎮(zhèn)后勤點親自宰殺、切肉、送肉,最后將剩余的錢也悉數(shù)捐出。問及緣由,阿里木江的回答樸素如腳下大地:“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,哪里有災情我就力所能及地幫。榕江讓我感受到血脈相連的力量,中華民族一家親!”這份跨越山海的奔赴,讓“一家親”三個字有了滾燙的溫度。

大屏幕上重現(xiàn)了6月24日猴子河特大橋那驚心動魄的救援瞬間??ㄜ囁緳C游國春獲救后,轉身便組織“春哥感恩團”,帶著家鄉(xiāng)的物資于7月4日重返榕江。“帶著這份跨越千里的感恩回來,心里沉甸甸的。”游國春的聲音微微發(fā)顫,他望向臺下,“最想對救我的人、對所有幫助榕江的人說: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,這份恩情,我用行動來還!”

洪水剛退,志愿者蔡長林帶著無人機馳援榕江。當洪水再次襲來眾人撤離時,他一句“寧愿丟工作也不撤退”的吶喊震撼全網?!拔揖拖胫c榕江人民一起‘難同當、福同享’,戰(zhàn)勝洪災!”采訪結束,他出人意料地舉起薩克斯,一曲深情的《我的中國心》在球場上空流淌——科技與樂音,剛毅與柔情,皆是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守護誓言。

在后勤“戰(zhàn)場”,忠誠廚師隊代表周井泉和伙伴們用一口口大鍋筑起溫暖的堤壩。“看到救援人員和受災鄉(xiāng)親能吃上口熱乎的,再累也值!”周井泉的話帶著灶火的熱氣,“我們就是想告訴他們:別怕,后方有我們在!”那升騰的炊煙,是災難中最撫慰人心的煙火氣,將“眾志成城”熬煮進每一餐飯食。
來源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
編輯 雷剛
二審 王珺
三審 楊光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