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日α片免费在线,五月天久久国产你懂的,欧洲亚洲综合人成在线视频,a√片免费大全在线观看不卡

    <small id="cmjeg"></small>
    <td id="cmjeg"></td><small id="cmjeg"><menuitem id="cmjeg"></menuitem></small>

      遠去的火垅

      2025-03-28 黔東南日報 潘銀梅 呂鈾

        思念就像長了翅膀,躍過了歲月,跨過了山河,滑落為一席暖暖的火垅,我的心哪便被漫來的無邊柔情融化了。

        在家鄉(xiāng),家家戶戶都有一間屋鋪有火垅。所謂火垅,是在屋的轉(zhuǎn)角處,用很厚實的刨得很光滑的杉木板鋪成L形, L形凹處用四條青方石砌成四邊形淺坑,離地有一尺高。

        火垅是我們兄妹的第一課堂。自懂事起,父母時常教誨我們,火垅上方不能落座,那是留給長輩坐的。坐要端正,雙腿并攏,不翹二郎腿。吃要有吃相,要禮讓,不能在菜碗挑挑揀揀。路上遇見鄉(xiāng)鄰長輩一定要有禮貌問好,主動讓路諸如之類。

        火垅是我們兄妹的游樂園兼書房。火垅上,四妹與我,五妹與六妹因年齡相近,趣味相投,常常玩拍手猜謎語的游戲,興味盎然,笑語喧嘩。大哥自幼愛書,靜坐火垅一隅,默默讀書,不為噪音所擾。

        我讀書習字后,常常坐在火垅邊,把火垅坑里的灰扒平踩實,爾后,搜腸刮肚想出生字難字,用鐵夾寫出,讓妹妹們競猜,猜出者,如狀元及第,春風得意。若認不出,罰其捶背,繼續(xù)認字。樂此不疲。

        火垅,一年四季都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歡愉:初春,在火垅坑明亮的炭火上,架起燒粑架,焙烤糍粑,糍粑受熱膨脹變軟,當兩面烤得微黃時,香氣撲鼻而來,風味誘人,越嚼越香,越嚼越有味。夏日,焙烤包谷,外焦里嫩,吃得嘴烏鼻黑,卻陶陶然樂在其中;秋日,取三四枚紅苕洋芋,掩于熱灰中,少頃,濃香四溢,熟透輕咬,清嫩香甜,賽過龍肝鳳翅;冬日,在熱灰中,灑下包谷黃豆數(shù)顆,即刻,伴隨著黃豆炸裂和包谷開花的嗶啵聲,黃豆包谷的香味一齊迎面而來,脆酥甜香至五臟六腑。

        有時,火垅坑里的柴火燃著燃著,突然在熊熊的火焰中噼里啪啦地炸開了紅彤彤的火焰,母親說,柴禾笑了,近日家有貴客將至。我們高興地歡呼雀躍。因為有貴客來,家里要炒上一兩蝶好吃的菜肴,又可打打牙祭了。

        最開心的還是在寒冬臘月。北風呼嘯,但在火垅房里,生一爐熊熊大火,一屋子都是暖洋洋的。這時,叔伯們團團圍坐在暖暖火垅上,我們擠坐中間,聽叔伯大侃龍門陣。侃的龍門陣五花八門,有古至今的掌故傳說,聊齋鬼怪;有山村奇聞軼事,婚喪嫁娶;有神秘莫測的地理風水,陰陽八卦。言語詼諧啼笑,意境悠遠,回味綿長。

        火垅還有意想不到的妙用。有一冬日,哥哥得了重傷寒。小山寨交通不便,寨里沒有醫(yī)藥,到最近的醫(yī)院也要走十里羊腸小道。母親急中生智,把火垅坑里的柴火燒得旺旺的,哥哥側(cè)身臥在火垅巖沿邊,裸露出后背,一邊用大火烘烤,一邊用濕毛巾擦拭,直烘到哥哥大汗淋漓,傷寒兀自好了。

        火垅既是我家廚房、餐廳又是客廳。我家的一日三餐都是在火垅坑的三腳架上用柴禾燒煮而成。尤其令人難以忘懷的,是在火垅坑里用鼎罐煮的米飯。把米淘凈,倒入鼎罐中,加入適量的泉水,把鼎罐置于三腳撐架上,用烈火燒烤,等水開后,用攪飯棒把米飯攪松攪勻,后端下置于火邊用文火四面焙烤。飯熟后,米粒逢松香軟,其美味遠勝高壓電鍋煮的米飯。

        如今,我離開家鄉(xiāng)離開火垅已有三十多年了,有了自己明亮寬敞的廚房、餐廳、客廳,與煙灰繚繞、暗淡的火垅不能同日而語了。我與火垅似乎漸行漸遠??呻S著歲月的流逝,那間集廚房、餐廳、客廳、書房、游樂園于一體的火垅,在心中越來越清晰,越來越鮮亮起來,我猛然大悟,火垅不曾遠去,一直在我心中。


      中共黔東南州委宣傳部直管網(wǎng)站 主辦: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

      投稿郵箱:qdnzxw@163.com 投稿熱線:0855-8251142

      黔ICP備11000571號 貴公網(wǎng)安備:52260102556012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