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湯里的歸途
在外求學的第六年,我開始頻繁夢見家鄉(xiāng)。
夢中的景象總是鮮明——院子里冒著熱氣的一鍋酸湯魚,爺爺站在灶旁,面色沉靜,湯香隨著鍋蓋升起,彌漫在四周。醒來時,心頭的那種酸澀與溫暖交織,讓我倍感失落。于是,我決定回趟老家。
或許是漂泊的日子太長,內(nèi)心的疲憊和孤獨讓我愈發(fā)渴望回到那個讓我安心的地方。學習的壓力、城市的喧囂、陌生的人群,讓我不時懷疑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是否正確。尤其是在深夜,孤身一人翻閱那些復雜的課本時,心中總會有種莫名的空虛。我意識到,是時候回家了,不只是身體的歸途,更是心靈的尋根。
才踏入院壩,我便聞到了那熟悉的酸湯味。爺爺早已等在廚房,手里忙活著撈魚、切菜。他從田里撈上來的稻花魚,是他自己養(yǎng)的。這一幕似曾相識,我小時候的每個夏天,都是這么度過的。
爺爺是個極其沉穩(wěn)的人,年輕時在越南戰(zhàn)場上歷經(jīng)槍林彈雨,歸來后便再沒怎么提過當年那些驚心動魄的經(jīng)歷?;蛟S正因為如此,他在家務農(nóng)的日子里顯得格外平靜,從不慌張,總是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件事。就像他煮酸湯魚時的專注一樣,那股子認真勁兒,看著讓人心安。
“別急,慢慢來,火候到了,味兒就出來了?!睜敔斠贿厰嚢柚伬锏臏?,一邊平靜地說。我靜靜地坐在灶旁,聞著那濃郁的酸香,心頭的思緒一點一點被解開。這酸湯魚,不僅僅是我思念已久的美味,更像是一種情感的寄托。
爺爺煮的酸湯魚,味道永遠那樣地道。酸湯經(jīng)過半年發(fā)酵,紅亮酸爽,稻花魚煮得嫩滑鮮美。鍋里翻騰的湯水,仿佛也是我心中的某種情感在翻涌。我嘗了一口魚肉,那熟悉的酸辣刺激著味蕾,瞬間勾起了我對童年、對家鄉(xiāng)的無盡回憶。
爺爺?shù)氖终粕蠞M是老繭,那是他一生勞作的見證。我知道,這雙手不僅捧起過稻花魚,也曾經(jīng)捧起過鋼槍,在戰(zhàn)場上拼搏過生死。而如今,他以同樣的耐心和專注來對待這鍋酸湯魚。每一勺湯,都是他對生活的堅持,每一塊魚肉,都是他與家鄉(xiāng)、與過往的鏈接。
“這湯,有時候就是得熬上一段時間,急不得?!彼届o地說道。這似乎不只是在說酸湯魚,更是在教我如何面對生活的起伏。我總是急于求成,害怕自己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,害怕學業(yè)上的挫折,害怕自己在這條求學的路上迷失方向。然而,爺爺卻用他那不急不躁的方式,告訴我,生活如同這鍋酸湯魚,唯有用心慢煮,才能熬出最醇厚的味道。
吃著酸湯魚,我感到心頭的重負在一點點被釋放。我不再糾結于眼前的困難和挫折,因為爺爺讓我明白,生活中的每一步,都需要腳踏實地,耐心面對。就像他經(jīng)歷的戰(zhàn)爭歲月,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,但他依舊堅定不移地走過來了。
夜色漸深,我和爺爺依舊坐在院子里,風輕輕拂過,星光灑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。我望著他,心中涌起無限的敬意。爺爺是家鄉(xiāng)的根,也是我的精神支柱。
歸途,不止是回到家,更是回到內(nèi)心深處。回到家鄉(xiāng),回到爺爺身邊,我重新拾起了被歲月淹沒的信念。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酸湯魚,爺爺煮得從容不迫,耐心且堅定。正如他對待生活的態(tài)度,一步步踏實前行,不急不躁。生活并不需要急于求成,唯有耐心與堅韌,才能熬出生活中最醇厚的“酸湯”。
無論身處何方,我都知道,家鄉(xiāng)和爺爺?shù)乃釡~,永遠是我心靈的歸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