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光的香氣
午飯后,閑坐在書桌前,翻看2021年記的筆記,日期是四月八日的那一頁上記著兩句話。一句是人只要找到自己的土壤,就能活出生命本來的樣子。一句是記錄花、鳥、樹、蟲、泥土與時光,讓庸常的日子散發(fā)出太陽的香氣。
此時的陽光毛茸茸的,輕盈地慵懶地穿過窗戶,落在青碧的藤蔓上,翻看的書頁上,一支淺藍色的圓珠筆上,筆身上畫著一只雪白可愛的小兔子。靜止的小兔子在陽光里仿佛有了靈魂,有著隨時都要蹦跳起來的喜悅。
我不由自主地做了個深嗅的動作,聞一聞太陽的香氣。陽光似乎很珍貴,又那么平常,只要是晴朗的天氣,陽光總會準時到達我們的身邊,可是誰都不會緊張她,在乎她。當一連幾天陰沉的時候,卻又要焦急地期盼著陽光的出現(xiàn),只有陽光,才能讓眼前的世界明媚溫柔。
思緒又回到筆記上的記錄,我想起這是看《一蔸雨水一蔸禾》時記下的。它們在當時一定深深觸動了我,我才認認真真記下來。平常很少手寫字了,即使寫,也十分匆忙潦草,好像不耐煩似的。但這兩句話看起來像小學生初寫字,刻意工整,一筆一畫里有虔誠有莊重。
生命本來的樣子是什么樣呢?正如一句詩所說,人心如谷種,滿腔都是生意。生機和活力是生命最本源的樣子,得有適宜的土壤,更離不開光。
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寫她每天早晨起來都要迎接太陽,很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情:雙臂朝東邊的太陽伸出,看到太陽,看到天空,有沁涼的信息從手心進入,新的一天就這樣流進了生活。作者說,迎接了太陽,一天的事情就有了光。
接太陽的形式很新鮮,也很有意思。每天一起床,拉開窗簾,若是看到陽光灑滿了窗臺,心里歡喜,會忍不住伸出手,這也是接太陽吧。一個美好的早晨讓一天有美好的開端,接下來,遇到的事情,去做什么,因為帶著一份好心情,總是會順遂一些,看問題的角度也會全面和緩一些。
接太陽很美好,在我們的生活中,可能會被忽略掉。曬太陽卻是普羅大眾的,用不著去刻意,甚至根本不用去想,尤其是冬天,走在街道上,你會不由自主地往有陽光的地方走。陽光下暖暖的,和沒有陽光的街道,是兩個世界,一個溫情,一個冰冷。
記得我們在小鎮(zhèn)生活的時候,大家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曬太陽。不用費勁,不用花一分錢,往陽光下一站,或者隨你的心情,喜歡怎樣就怎樣,就能享受到免費的陽光。那時候,大部分人家都有自己的小院子,陽光燦爛的日子,大家爭相把被褥衣物捧到院子里曬太陽。小院里錯落交替地扯著繩子,花花綠綠的,曬滿了一院子。讓人覺得生活真是很美呀,這么豐富而充足。
那時候,大家很喜歡串門,你到我家的院子看看我們的日子,我到你們家的院子看看你們的生活,和和氣氣,嘻嘻鬧鬧的。我奶奶很有意思,把桌椅板凳搬到院子里曬太陽也就罷了,還要把東屋里的農具搬到院子曬太陽。
鎮(zhèn)上的人笑話奶奶,她依舊一意孤行,她有她的理由。農具們替我們出力,咱得善待,不用的時候,棄置到角落里不管了,那是過河拆橋,那明年咱再“過橋”怎么辦呢?奶奶的眼里,所有的物件都是有生命的。
冬天的小鎮(zhèn)很冷,晚上要蓋兩床厚棉被。棉被是白天里曬過太陽的,有著陽光的影子和香氣,淡淡的宜人的很特別的芬芳。后來每想起小鎮(zhèn)的冬天,不是那種徹骨的寒冷,而是棉被里散發(fā)出來的陽光的味道。
以至于現(xiàn)在也很喜歡秋冬,因為有陽光,把被褥啊,枕頭啊,衣裳啊都抱到陽臺上晾曬,陽光的香氣就彌漫到素常的日子的紋理中,生活是暖的,充滿了喜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