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景搭臺 非遺唱戲!隆里古城“以新煥新”解鎖文旅新玩法
“咚咚!咣咣……”
8月29日下午,黔東南州錦屏縣隆里古城青陽門廣場人頭攢動,隨著銅聲響起,大型實景情景劇《隆里六百年》首次試演正式拉開帷幕。
舞臺上,“千戶大人”莊重巡城,“豆腐西施”熱鬧叫賣,年輕繡娘捻線飛針,全是當(dāng)?shù)卮迕駥亦l(xiāng)歷史的理解;觀眾席上,掌聲一次次響起,不少人舉起手機記錄,鏡頭里是鄰居熟悉的臉,故事里卻是祖先遙遠(yuǎn)的回音。
“這是我們祖輩的故事,也是我們隆里的日子。”年逾古稀的楊老漢抹著眼淚說。
沒有專業(yè)演員、沒有彩排提示、沒有提詞器,甚至連舞臺都是就地取材——青陽門城樓作背景,石板廣場為戲臺,他們用最質(zhì)樸的鄉(xiāng)音演繹著隆里古城六百年的屯墾往事。
“以前只在田埂上聊,現(xiàn)在要上臺演,肯定有點緊張?!甭±锼宕迕裢跣阒ジ嬖V記者,兩個月來,大家白天忙農(nóng)事,晚上集中排練,有人帶著孫子來記臺詞,有人把農(nóng)具當(dāng)成道具練動作。
這部實景劇以隆里古城600年屯堡變遷為藍(lán)本,讓觀眾從“看客”變成“親歷者”,讓村民變演員,爭當(dāng)家鄉(xiāng)文化的“代言人”。
實景劇余溫還未散,古城又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。
試演次日,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走進(jìn)隆里,在隆里花臉龍州級代表性傳承人陶柄均的指導(dǎo)下,蘸取彩墨,體驗畫花臉。
“生旦凈末丑各有講究,每一種顏色代表不同性格?!碧毡贿厼橥鈬慰褪痉叮贿吔榻B道。
從1998年起,陶柄均系統(tǒng)整理了隆里花臉龍13種臉譜。如今,畫花臉已成為游客到隆里古城的必備體驗項目。而陶柄均辦的“耕讀學(xué)堂”每期收50名學(xué)員,每周五還去學(xué)校教孩子畫花臉、舞龍。
“要讓娃娃們知道,這是咱們的根?!碧毡x說。
藍(lán)的額、紅的腮、金的眉……不一會兒,外國游客們頂著“花臉”笑作一團(tuán),隨后,便跟著當(dāng)?shù)匚椠堦犓ζ瘕埼?。古城的廣場上,鑼鼓聲與歡笑聲交織。
“以前覺得非遺距離我很遙遠(yuǎn),親手體驗后才懂,這是當(dāng)?shù)厝瞬卦谏世锏墓适?。”外國游客安娜舉著手機,和村民們合影留念后深有感觸地說。
文化活了,游客多了,村民的日子更踏實了。
古城里,文也的“音樂小院”飄出薩克斯聲。去年,他因看中隆里的文化底蘊而定心開店,“游客說,古城配上薩克斯,特有味道,先來聽歌,再慢慢了解隆里。”
小吃攤前,村民王明月忙著打包米豆腐。她告訴記者,以前,一天就賣幾十塊;現(xiàn)在,一天收入翻幾倍?!懊Χ济Σ贿^來,還要叫家人來幫忙?!?/p>
“今年暑期,游客量同比增長逾四成,帶動餐飲、住宿收入顯著增長?!睋?jù)隆里所村文書張月代介紹,為了讓古城“留客”,當(dāng)?shù)叵铝瞬簧俟Ψ颍衲?月,隆里古城啟動修繕工程,8月上旬已完工,糧倉改成了研學(xué)基地,閑置民居也改成了房客。目前,古城除了實景劇,還推出劇本殺、編草龍等沉浸式項目,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打卡、住下來。
“以黨建紅、新業(yè)態(tài)點亮古城新韻,把隆里打造成黔東南文旅名片。”隆里鄉(xiāng)黨委書記夏太偉說,眼下,《隆里六百年》正在打磨細(xì)節(jié),9月20日將正式常態(tài)化演出,當(dāng)天“2025年錦屏縣隆里古城花臉龍旅游文化節(jié)”也會開幕。屆時,無論是農(nóng)民演員的戲臺,還是中外游客的花臉,都將在這座600年古城里,續(xù)寫文旅融合助推鄉(xiāng)村振興的新詩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