凱里南花:清涼夏日里的苗鄉(xiāng)熱流
盛夏午后,凱里市三棵樹鎮(zhèn)巴拉河畔的南花苗寨,百年古樹的濃蔭將日頭篩成碎金。來自江蘇的李海陽正跟著苗族老人學吹蘆笙,竹管里飄出的調子混著河風,吹散了 32℃的城市暑氣——這里24.6℃的清涼,成了游客紛至沓來的理由。
2025年上半年,南花苗寨接待游客4.1萬人次,日均超 220人;進入7月暑期,每日到訪游客穩(wěn)定在300人左右,四川、重慶、湖南等地的大巴車在停車場排著隊。
“山是綠的,水是清的,連風都帶著草木香?!崩詈j柕脑挼莱鲇慰托穆?。這個森林覆蓋率達 83.2% 的苗寨,吊腳樓依山而建,風雨廊橋橫跨巴拉河,石子棧道被古樹遮蔽,清晨,漫步其間需備件薄外套。而比氣候更動人的,是鮮活的苗鄉(xiāng)風情,村口的攔門酒剛敬完,蘆笙隊便踩著鼓點跳起迎賓舞,銀飾碰撞的脆響與歡笑聲在寨子里回蕩。60多歲的潘仁偉每天雷打不動守在村口,“游客愛聽苗歌,我們就多唱幾段,他們高興,我們也開心。”
旅游熱帶來的商機,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。返鄉(xiāng)青年潘凱林的小店就開在蘆笙場旁,臘肉、豆干、糯米粑粑擺了滿滿三排,“村里有游客來了,在家開小店也能掙錢多塊,比在外地打工強?!备屓诵老驳氖欠沁z手藝的新生,楊光龍的蘆笙作坊里,游客跟著學削竹片、裝銅簧,去年僅賣蘆笙和體驗課就收入近10萬元?!耙郧白鎏J笙是自家樂,現(xiàn)在成了‘香餑餑’,手藝能傳下去,還能掙錢?!睏罟恺埐潦弥伦龊玫奶J笙,眼里閃著光。
如今的南花苗寨,4家特色民宿、3家農家樂、17家旅游商品店錯落分布,清林苗舍的酸湯魚、蘭欣驛站的烤香豬成了“必點菜”,銀飾鍛造、蠟染體驗等項目日均接待超80 人次。
“要讓游客來了不想走?!贝逯魅闻藵缮闫鹦沦~,計劃改造12棟閑置房屋擴民宿,新增60個床位;開發(fā)農耕體驗、非遺研學路線,讓游客不僅能避暑,還能跟著村民下田插秧、學制蠟染。
夕陽西下,巴拉河泛起金光。游客們在河邊泡腳閑談,民宿的煙囪升起炊煙,蘆笙聲伴著蟬鳴漸起——這座清涼苗寨的夏日,正熱得有滋有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