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第一高橋下的“流量密碼”
新華社貴陽10月7日電 題:世界第一高橋下的“流量密碼”
新華社記者向定杰、周芷若
當夕陽的余暉灑向花江村,一棟民房的天臺聚集了十多位攝影師,他們手中相機、無人機按鍵的聲音此起彼伏,只為捕捉高橋與晚霞同框的美妙瞬間。
今年國慶假期,新的世界第一高橋——貴州花江峽谷大橋成為熱門打卡地,橋下的貞豐縣平街鄉(xiāng)花江村也迎來旅游熱。自媒體博主謝朝卿在村里租用的這處民房因抬頭就能看橋景,不少人慕名而來。
“我這個位置,隨手一拍都是大片?!笨恐鵁o人機航拍大橋建設(shè)過程而走紅的謝朝卿興奮地說,除了普通游客,一些同行更是嘗到甜頭,來這里隨便發(fā)個短視頻都是幾千上萬的點贊量。
9月27日,謝朝卿在操控?zé)o人機。新華社記者向定杰 攝
2022年花江峽谷大橋剛開工建設(shè),家住大橋另一側(cè)關(guān)嶺縣的謝朝卿就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個“流量密碼”。他的賬號“謝哥來了”幾乎每天都要更新工程進展,跟蹤拍攝大橋3年多,收獲了450多萬次點贊,粉絲量達到27.6萬。
“存了好幾十TB的素材,也見證了這座大橋的誕生過程。”謝朝卿說,最令他感動的是,夏天用無人機拍大橋時發(fā)現(xiàn),橋梁建設(shè)者頂著烈日在高空作業(yè);冬天吊裝鋼桁梁時,工人們也都頂著寒風(fēng)在干活,“網(wǎng)友都覺得中國人了不起!”
謝朝卿說,目前他正投資打造民宿,讓人們“進得來、留得下”,真正接住大橋帶來的這波流量。
9月27日,謝朝卿(右一)與攝影師們合影。新華社記者向定杰 攝
和謝朝卿有一樣想法的人還有很多。在“小花江布依橋緣居”民宿,泳池里大橋倒映,周圍花草點綴,瓦房上瓜藤纏繞。這個假期,老板林國權(quán)格外忙碌。
“線上各種平臺的留言、私信上千條,每天要推掉很多訂單?!绷謬鴻?quán)說,自家民宿客房已從26間增到41間,依然不夠住,“我還在院子里搭了6個帳篷,自己都住帳篷,也有客人自帶帳篷住院子里”。
曾在外地酒店做廚師的林國權(quán)也是嗅到大橋商機后才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剛開始親戚朋友不理解,如今趕上客人多的時候,都跑過來幫忙。一些游客來這里后,還提出與他合作,共同完善相關(guān)配套設(shè)施。
9月27日,林國權(quán)(左)和員工坐在一起交流。新華社記者向定杰 攝
“已經(jīng)請了兩個人幫忙,還想再招幾個有經(jīng)驗的管家……”林國權(quán)說,計劃向銀行貸款,把裝修、設(shè)施再提升一下,把服務(wù)、業(yè)態(tài)做得更好。
閑暇時,他還喜歡在8歲女兒面前擺弄無人機,“我想讓她也學(xué)會,讓她知道,這座橋是我們這代人的夢想,更是她的起點”。
更多橋下人家的生活正在改變?!艾F(xiàn)在不僅年輕人回來了,連外地人都來做生意了?!被ń逶h支部書記梁紹宇說,沒想到這個曾經(jīng)人們都要爬坡翻山離開的地方,人心還能重新聚攏。
花江村不只有大橋,還有茶馬古道、鐵索橋、摩崖石刻,紅色文化、民族文化底蘊深厚。
“以前,這里只有馬幫經(jīng)過,村民都買不起馬。做夢都沒想到,世界第一高橋會落在頭頂上。我年紀大了,要是還年輕,也開店賺錢了!”72歲的梁紹宇打趣地說道。
“我們追求的從來不是數(shù)字,更不是‘世界第一’這個耀眼的名號。”大橋投資建設(shè)單位、貴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兼總工程師韓洪舉說,“建高橋是為了讓山里人的腳步能走得更遠,讓山里的日子能過得更敞亮?!?/p>
來源 新華網(wǎng)
編輯 雷剛
二審 王珺
三審 楊光能